目前仍有不少人不太清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,只知道发热、发烧、咳嗽等跟感冒类似的表现。那么,这篇文章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科普。
一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
新冠病毒是如何让人生病的?我们可以把这种病毒想象成一个个表面有不少“钉子”的“球”,当“球”进入人体后,会主动和人体细胞接触,进入到细胞内部,感染人体细胞。这个过程会不断复制,造成我们体内越来越多的细胞功能异常甚至死亡,而大量细胞的异常和死亡将导致感染者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。
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分为四个阶段:轻型、普通型、重型和危重型。其中,轻型和普通型就是我们日常说的“轻症”。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发热、乏力、干咳,少数患者伴有鼻塞、流涕、咽痛和腹泻等症状。严重患者有呼吸困难、中低热等表现。
在不同的阶段,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也不同,尤其是肺部作为病毒攻击的靶器官,有着明显区别。
轻型患者:
症状表现很不明显,可能仅仅是微微乏力,以为自己睡不好或者手机刷多了导致的。CT检查时,肺部没有什么肺炎表现。
普通型患者:
具有发热、乏力、咳嗽等症状,CT可见肺炎表现,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,以肺外带明显。这个阶段,肺部受创还较小,累及单个或两个肺叶,肺功能影响不严重,气促、呼吸困难不明显。
重型患者:
越来越多细胞被感染、死亡,感染者的病症也越来越严重。
成年人和儿童的症状有所不同。成年人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为重型患者:
- 呼吸窘迫,呼吸频次≥30次/分;
- 静息状态下,指氧饱和度≤93%;
- 动脉血氧分压/吸氧浓度≤300mmHg;
- 此外,肺部影像学显示24-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>50%者,按重型管理。
儿童符合以下任意一条:
- 出现气促,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;
- 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≤92%;
- 辅助呼吸(呻吟、鼻翼扇动、三凹征),发绀,间歇性呼吸暂停;出现嗜睡、惊厥;
- 拒食或喂养困难,有脱水症。
重型患者在肺部损害已经很严重,CT检查会发现双肺多发磨玻璃影、浸润影。
危重型患者:
到达危重型阶段,会出现呼吸衰竭、休克、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。此时肺部可出现肺实变,发展成“白肺”,可能出现胸腔积液。由于肺部严重受创,患者自行呼吸困难,需要使用呼吸机,甚至ECMO(体外膜肺氧合)。
根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表的论文:《25例新冠病毒肺炎死亡患者的临床分析:中国武汉一家医疗中心的回顾性研究》,研究结果显示,这些患者是窒息而死,因为肺里有大量的黏液,氧气无法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,输氧也无法吸收。
二、痊愈后会不会再复发或再被感染?
看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,我们再来看大家非常关心的另一个问题:治愈之后,会不会再复发或再被感染?
答案是:不排除可能,但是概率比较微小。
之前四川成都有过案例,一名治愈出院的患者在回家隔离的第十天,复检被查出核酸阳性。医学专家们表示,这种情况说明该患者体内依然存在新冠病毒或病毒基因片段,病毒量少的时候,核酸检测的灵敏度不够,检查结果显示阴性,但是随着病情进展,病毒量增加,再做核酸检测,结果就变阳性,感觉是“复发”了。这也是出院后还必须隔离观察的原因。
如果是完全痊愈了,一般(并非绝对)不会再被感染,因为我们体内已经有了抵御病毒的抗体。
三、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后遗症:
大家非常担心,感染了新冠病毒肺炎,即使被治好了,还会有许多难以承受的后遗症。毕竟看到非典时期一些SARS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后,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,如骨头坏死导致残疾、肺部纤维化以及精神抑郁症等。
那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有什么后遗症吗?
医学专家表示,对于轻症患者,病毒对身体的侵害不是很严重,在治愈后,身体各个器官造成不可逆损伤的可能性可以说极小,通过身体的自我修复,不管是肺部功能,还是其他的脏器功能,出现相关后遗症的风险都很低。
但重型、危重型出院患者可能会有全身虚弱、呼吸急促导致身体功能受限,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,肺部纤维化需要长时间来恢复等情况。
不过,上述的后遗症还是可能性的,因为从医学角度来说,疾病的后遗症一般要在痊愈后6个月以上才能开始评估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的时间相对还比较短,所以现在还不能准确评估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后会不会有后遗症。
递安新风系统
相关文章